α-淀粉-酶水溶液(1%)操作步驟
簡介:
糖原染色是病理學中常規(guī)的染色方法之一,其原理是過碘酸能使細胞內(nèi)乙二醇基氧化成二醛,醛基與雪夫氏溶液起反應,使無色品紅結(jié)合成紅色反應,沉著含糖原的細胞結(jié)構(gòu)上,標本上所能顯紅色的糖類主要為多糖包括糖原、糖蛋白、粘多糖和糖脂等。該法常用來顯示糖原和其他多糖,該染色試劑盒不僅能夠顯示糖原,還能顯示中性黏液性物質(zhì)和某些酸性物質(zhì)以及軟骨、垂體、霉菌、真菌、色素、淀粉樣物質(zhì)、基底膜等。
PAS技術(shù)是可檢測不同種類的黏液物質(zhì)(如糖原、黏蛋白和糖蛋白)的方法,但PAS技術(shù)卻不能區(qū)別黏蛋白和糖原。PAS染色實驗原理是胞漿內(nèi)存在糖原或多糖類物質(zhì)(如粘多糖、粘蛋白、糖蛋白、糖脂等)中的乙二醇基(CHOH-CHOH)經(jīng)過碘酸(periodicacid)氧化,轉(zhuǎn)變?yōu)槎┗–HO-CHO),與雪夫(Schiff)試劑中的無色品紅結(jié)合,形成紫紅色染料而沉積于細胞內(nèi)多糖所在處。該反應稱為過碘酸-雪夫(PAS)陽性反應,以前也稱為糖原染色。
α-淀粉-酶水溶液(1%)由α-淀粉-酶、磷酸鹽組成,其pH在5.3左右,主要用于糖原PAS染色之前切片處理。糖原消化時需要兩張相同的切片,脫蠟后一張切片用α-淀粉-酶水溶液(1%)處理,另一張僅用PBS或蒸餾水處理,然后兩張切片均用PAS法染色,消化后染色消失表明存在糖原。主要用于消化淀粉,鑒別黏液物質(zhì)(如黏蛋白和糖原)。該產(chǎn)品僅用于科研實驗,不可用作他用。
操作步驟(僅供參考):
1、 兩張相同切片,二甲苯脫蠟,梯度乙醇入水。
2、 一張切片入37℃淀粉-酶溶液處理1 h。另一張不用淀粉-酶溶液處理,入水中1h作為對照。
3、 流水沖洗兩張切片各。
4、 進行糖原PAS染色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