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時間:2023-01-30
CP4-EPSPS抗草甘膦基因(CP4抗原):草甘膦是一種非選擇性除草劑,其作用機理主要是競爭性抑制莽草酸途徑中5-烯醇丙酮莽草酸-3-合成酶(EPSPS)的活性。該合成酶是真菌、細菌、藻類、高等植物體內芳香族氨基酸生物合成過程中一個關鍵酶。本產(chǎn)品僅供科研,不得用于臨床,醫(yī)療,食用等
CP4-EPSPS抗草甘膦基因(CP4抗原):草甘膦是一種非選擇性除草劑,其作用機理主要是競爭性抑制莽草酸途徑中5-烯醇丙酮莽草酸-3-合成酶(EPSPS)的活性。該合成酶是真菌、細菌、藻類、高等植物體內芳香族氨基酸生物合成過程中一個關鍵酶。
抗草甘膦棉花雖然得到了廣泛的種植,但也存在著不少問題,其中突出的是草甘膦的施用方法和時期的不正確操作對抗草甘膦棉花的根系生長、育性和產(chǎn)量都產(chǎn)生了負面影響。這主要是因為:
1、外界因素:包括草甘膦施用方法在內的其他栽培措施和不利的環(huán)境條件,如高溫對抗草甘膦棉花的產(chǎn)量及生長的影響;
2、內部因素:抗草甘膦棉花不同器官對草甘膦的吸收量及抗草甘膦基因的表達。
2012年9月,法國凱恩大學科學家公布的研究結果稱,用轉基因玉米NK603喂養(yǎng)的實驗鼠患上了腫瘤。NK630是美國孟山都公司研制的一種轉基因玉米,通過轉入抗草甘膦基因,這種玉米對孟山都公司生物試劑的草甘膦除草劑“Roundup”具有抗藥性。因此種植這種轉基因玉米的農民可以放心使用“Roundup”,既不會對作物造成影響,又能節(jié)省費用。但凱恩大學研究團隊發(fā)現(xiàn),用NK603和被“Roundup”污染的飼料喂養(yǎng)的實驗鼠,罹患腫瘤和其他內臟損傷比例非常高。
這一研究成果已刊發(fā)在《食品化學毒物學》雜志上,研究強調,這是*在長達兩年以上只吃轉基因谷物的實驗鼠身上得出的研究成果,而通常在白鼠身上進行的實驗往往只持續(xù)90天。
這一研究成果的公布,再次引發(fā)轉基因食品安全問題的巨大爭議。
CP4-EPSPS抗草甘膦基因(CP4抗原)
本產(chǎn)品僅供科研,不得用于臨床,醫(yī)療,食用等